第61章 亦流露出敬畏之色
   
   
   
   
	  “何事?”
  王翦问。
  斥候入内禀报:“赵国边防有异动。”
  “赵营有何动静?”
  王翦皱眉,预感大事来临。
  斥候继续说:“赵营训练渐止,烟火稀少,实则撤军,仅留小股兵力虚张声势。”
  “廉颇撤了?”
  王翦震惊。
  “父亲,廉颇绝不会无故撤军,赵国必有巨变。
  赵军驻守,廉颇一退,边境即危。”
  王贲立即接话。
  “是赵迟。”
  王翦肯定地说,走向地图。
  韩军伐赵,首战必取晋阳,晋阳之后...
  王翦注视地图,眼中惊喜渐浓。
  晋阳之上仅剩安阳,过此城便是赵都邯郸。
  李信语气惊讶。
  显然,他也察觉到了。
  机会来了!
  王翦回神,兴奋喊道。
  赵迟果然不负众望,他率军伐赵,已攻下晋阳,兵临邯郸,否则廉颇怎会撤退?
  定是赵都遇险,逼廉颇回援邯郸,才弃了边境。
  王翦高声说道。
  廉颇一退,函谷大军东进攻赵正当时。
  大王已决意灭赵,出兵在所难免。
  原计划等桓漪部会合,现下不必等待。
  廉颇撤了,赵境空虚,正是出击良机。
  赵迟虽年轻,却无愧信任。
  在这局势下,他抓住关键时机,攻下晋阳,逼近邯郸。
  王翦盛赞,对赵迟赞赏不已。
  赵迟。
  不及他。
  他不负最年轻上将之名,更不负大王厚爱。
  王贲与李信相视感慨。
  廉颇老谋深算,撤军瞒过了他,虽伪装巧妙,终究晚了一步。
  王翦冷哼一声下令。
  李信。
  在。
  “集结五万骑兵,随我踏平赵境营地。”
  “末将遵命。”
  王贲!
  在。
  “召集十万大军,东向攻赵。”
  “诸将听令,整军备战,灭赵。”
  “赵迟为我大秦造就如此良机,若不抓住,岂非荒谬?函谷此役无需桓漪部,赵迟已得首功,次功轮到我们了。”
  王翦高声下令。
  “末将领命!”
  众将齐声应诺。
  ...
  邯郸。
  龙台宫内。
  赵迟坐于王座之前,阶下列阵诸将。
  昔日巍峨的王座,此刻显得格外孤寂。
  “将军。”
  “咸阳使者来访。”
  “带来君王旨意。”
  李青走近赵迟身旁,恭敬言道。
  “嗯。”
  赵迟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希冀。
  长平一役后,秦王断不会轻视功臣,或许此番之后,我也能更进一步。
  随即,
  赵迟缓缓起身,望向殿外,眼中满是期待。
  殿内诸将随之站起,目光尽显崇敬。
  几名秦宫禁卫踏入大殿。
  他们是王室近卫,由秦王亲自派遣,足见对赵迟的重视。
  禁卫见到赵迟时,亦流露出敬畏之色。
  为首的禁卫,爵位标志为十二级,在宫中地位颇高。
  “秦王旨意。”
  禁卫首领高声宣读圣旨。
  “臣赵迟恭迎王命。”
  “臣等恭迎王命。”
  赵迟当即跪伏,诸将随之跪下。
  “我大秦镇韩主将赵迟,镇守韩地,巩固疆域,使韩地无虞,功绩卓着。
  长平一役,斩杀魏军大将,击杀庞煖,歼灭赵魏联军十八万,为大秦立下赫赫战功。”
  “现晋升高迟爵位两级,封为少上造,官职升一级,授予上将军之职。”
  “盼尔勤勉,为大秦建功立业,助我秦帝国早日实现统一天下的宏愿。”
  “此外,赵迟所率大军可扩充至十万,军中立功者,赵卿可按其功劳予以提拔。”
  “寡人已下令,调蓝田与函谷两处大营共十万大军东进攻赵,盼尔全力以赴,再创辉煌。”
  禁卫将领朗声宣读王命,声音回荡于龙台宫大殿。
  这是秦王旨意首次在赵国的龙台宫响起,意义非凡。
  “臣赵迟,领命。”
  “多谢大王厚待。”
  赵迟神情激动,大声回应。
  他的手下众将亦情绪高涨。
  赵迟被授予上将军之职,可扩编大军。
  上将军之下,能设多个统领十万大军的主将职位。
  屠睢、章邯等人率先映入赵迟眼帘,有望提为主将,其余将领也将获得晋升。
  “上将军。”
  “这是王命。”
  禁卫将领递上旨意,眼神充满敬意。
  尽管他年仅二十出头,但在大秦军中,强者为尊,赵迟已是诸多锐士和将领敬重的对象。
  “多谢将军费心。”
  赵迟谦逊地接过旨意,紧紧攥住。
  久仰上将军威名,今日得见,倍感荣幸。
  禁卫将领感叹道。
  “还未请教将军高姓大名?”
  赵迟对眼前气宇轩昂的将领颇感兴趣。
  在秦王身边担任禁卫将领者,必非常人。
  “末将任嚣。”
  听到赵迟询问,禁卫将领激动地答道。
  毕竟,赵迟如今晋升上将军,屡建奇功,在军中及秦帝国皆声名远扬,威名四海皆知。
  “原来是任将军,幸会。”
  赵迟拱手行礼,笑意盈盈。
  “上将军如此谦和,让末将诚惶诚恐。”
  赵迟的温润使任嚣忙不迭还礼,深深一拜。
  上将军一职,在大秦地位超然。
  放眼秦帝国,原本仅有三位上将军,如今增至四位,赵迟便是其中之一。
  这位年仅二十的青年将军,不仅是秦帝国最年轻的上将军,更是天下诸国中最年轻的上将军。
  赵迟的未来不可限量,或许不仅能稳坐上将军之位,更有望攀登至昔日战神白起的高度。
  “原来你就是任嚣。”
  “历史上平定岭南百越之人,镇守百越之地,难怪秦王派你率军征讨。
  可见你也深受秦王信任,禁卫军将领的身份无疑证明你的忠诚毋庸置疑。”
  得知任嚣之名,赵迟瞬间明了。
  “哈哈,任将军不必多礼。”
  “我并非那种刻板之人。”
  见任嚣稍显拘谨,赵迟上前轻拍其肩笑道。
  “确实如此。”
  “上将军性格独特。”
  任嚣回过神,亦微笑回应。
  “我只见过蒙武上将军,其余两位未曾谋面。”
  赵迟说道。
  “上将军,日后必有相见之缘。”
  “灭赵之后,您定能凯旋回朝,受大王重赏。
  此乃大王亲口所言,他还提到您为了军务连妻儿临产都无法归家,为此大王深感愧疚。
  因此灭赵之后,必定准许您返乡休整。”
  任嚣如实传达秦王之言。
  “果然如此,秦王不仅胆识过人,驾驭人心的手段更是首屈一指,千古一帝绝非虚名。”
  赵迟暗自赞叹,随即问道:“大王还有何指示?”
  “大王叮嘱,所有军务大事皆可自行决断,至于敌方人士的处置,亦赋予您生杀大权。”
  “此外,雍城外百里之地已赐予您作为封地,家眷无需挂怀。”
  任嚣一字不差地复述秦王的话。
  “大王赐我提拔有功将士,毫无约束?”
  赵迟略作思索后忽然发问。
  “回禀上将军,大王旨意,允许您在军中提拔功臣,绝无限制。”
  任嚣恭敬作答。
  “任将军在宫中身兼何职?”
  赵迟再次追问。
  “回上将军,末将现任禁卫副统领。”
  任嚣谦逊回复。
  “按理推算,赵国主力大军应已迫近邯郸,任将军恐难返回。”
  赵迟目光幽深,忽而开口。
  “上将军若有差遣,末将必当竭尽全力。”
  任嚣当即答道,语调坚定。
  “蒙大王信任,方得今日之位。”
  “邯郸既已攻克,敌军溃散,接下来我将迎击赵国主力的反扑。
  只要坚守待援,我们的援军足以完成灭赵大业。”
  “如今我已升任上将军,麾下需十万大军,不知任将军可愿加入,出任一方主帅,效力于大秦?”
  赵迟正色问道,这是他邀请任嚣入队的核心目的。
  任嚣听后心中振奋:“能追随上将军,实为末将莫大的荣幸。”
  “末将愿留于上将军麾下,为大秦尽智尽力。”
  任嚣躬身拜道。
  宫中虽有禁卫副统领的重要职务,但与战场上的建功立业相比,这里显得单调乏味。
  任嚣对此兴致不高,却也无可奈何。
  此时赵迟抛来机会,他又怎会拒绝?
  况且任嚣深知,日后归朝咸阳,只需赵迟一句话,他便可始终跟随其左右。
  毕竟当今圣上对赵迟的信任,众人皆知。
  “很好。”
  见任嚣答应,赵迟展颜一笑。
  他招揽任嚣入伍基于两点考量:一是任嚣确为难得之才,才华不逊于屠睢和章邯,否则秦王也不会派他平定百越并立下赫赫战功;二是……
  任嚣身为禁卫统领,深受秦王器重,将其留在军中,也是向秦王表明忠心。
  赵迟善于平衡权力与忠诚,因此步步高升。
  “屠睢、章邯何在?”
  赵迟转身低声喝问。
  “末将在!”
  二人出列,目光灼灼。
  作为赵迟的心腹,他们地位更加稳固,此刻更要再接再厉。
  “本将承蒙大王重用,此次提升你们为十万大军主将,连升两级。”
  赵迟注视二人,语气威严。
  “末将领命!”
  “末将愿为将军赴汤蹈火,冲锋陷阵。”
  二人激动叩拜。
  ……
  系统提示即将挑战廉颇。
  看到屠睢与章邯兴奋的模样,赵迟嘴角微扬。
  这两人是他最忠实的支持者,即便未来面对权臣打压,也会坚定不移地站在自己这边。
  这也是他提拔他们的重要原因。
  他们同样明白,若非效忠赵迟,绝无可能达到今天的高度。
  十万大军主将之职,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目标。
  仅仅两年前,他们还只是五千人的小将。
  然而,在追随赵迟后,仅用两年便成就非凡,如今已成为十万大军的统帅。
  若非赵迟,他们靠自身努力至少需要十年以上才能实现这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