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50章 态度谦和
   
   
   
   
	  “谁能想到这样一个新兵竟然给寡人带来如此震撼?不过这次南阳之战,赵迟再次大获全胜,不仅击杀了魏公子魏泰和赵将庞煖,还斩敌十万,俘虏八万,这又是一个巨大的惊喜。”
  “事实证明,当初寡人破格提拔他是正确的,他也没有辜负寡人的期望,也让文武百官对他刮目相看。”
  祖龙欣慰地说:“我相信他会为秦帝国创造更多的辉煌。”
  赵迟的功绩在秦帝国无人能及,而这都得益于祖龙的大力支持。
  赵迟越出色,祖龙就越高兴。
  “说到这个,寡人还没有亲眼见过赵迟这个人,不知道他性格如何,长相又是怎样?”
  祖龙突然好奇地问起。
  ……
  或许……
  赵迟的存在本身就是秦帝国的一个奇迹。
  如今他已成为大秦的上将之一,位列第四。
  其余三位上将都比他年长几十岁,而赵迟今年才十八岁。
  更令人钦佩的是,祖龙从未亲眼见过赵迟,却仅凭奏报与捷报就委以重任,这份胆识与气魄恐怕在这片广阔天地中只有祖龙拥有。
  显然,这次嘉奖完全合适,赵迟的表现堪称楷模,接连建立稳固国家的功勋。
  “他气质不凡,领军后更加英姿焕发。”
  “综合而言,他是一位年轻有为、才华出众的人才,大王见到他时定会惊讶。”
  夏无且笑道。
  归根结底,夏无且对赵迟的身世仍有疑虑。
  赵迟的容貌与某人极为相似,若祖龙见到赵迟,也许会被他的外貌吸引,毕竟两人的相似之处让人觉得像是出自同一个模子,却又融合了另一个人的特点,仿佛是一个结合体。
  “确实如此。”
  “我很期待与他见面。”
  “即使赵国败落,无论如何我都想召他回都一见。”
  “我必须亲眼见到这位大秦功臣。”
  祖龙也笑着回应。
  从他的语气中可以感受到他对赵迟的重视。
  “大王。”
  “如果没有其他要务。”
  “那么老臣先行告退,不过大王,老臣还有一事相求。”
  夏无且面露迟疑。
  “何事?直说无妨,只要寡人能做到的,必定相助。”
  “我想去李家村探望赵迟的妻子与孩子。”
  夏无且借由这个理由说道。
  祖龙点头同意:“很好,赵迟的孩子刚满半岁,他的妻子身体也还未完全恢复,你可以顺道为她诊治,开些滋补的药。”
  “多谢大王恩准。”
  夏无且立即俯身致谢。
  “嗯。”
  祖龙微微一笑,没有再说多余的话。
  他并不知道,赵迟正是他一直在寻找的冬儿之子,也是他的儿子。
  如今在李家村出生的一对龙凤,李烟言是他的儿媳,这对龙凤更是他的孙子和孙女。
  若他知道真相,祖龙不知会怎样珍视,又会多么动容。
  老臣告退。
  夏无且说完后转身,缓缓朝章台宫外走去。
  就在夏无且即将推开殿门离开之时。
  祖龙忽然开口:“岳父,请放宽心,我从未停止寻找冬儿,等我统一六国后,一定会发布诏书把她找回来。”
  夏无且的脚步停住,“冬儿”
  二字让他全身一震,脸上写满了难以形容的震撼。
  他转身不可思议地注视着祖龙。
  “冬儿是谁?”
  夏无且虽已心中明白,但仍不确定地问。
  “冬儿就是阿房,阿房就是冬儿。”
  “这是我给她起的专属称呼,除了我之外没有人知道。”
  见夏无且神情大变,祖龙略感惊讶,也许这个名字让他感到意外。
  “阿房就是冬儿。”
  夏无且依然震惊,显然这个名字唤起了他在韩国时与赵迟交谈的记忆。
  “你母亲叫什么?”
  “母亲叫赵冬儿,已经去世了。”
  想到这些,夏无且心情复杂。
  赵迟确实是我的外孙,没想到阿房还有个名字叫冬儿,可...阿房难道真的不在了吗?
  “不,绝无可能。”
  “阿房一定还活着。”
  夏无且内心的不安愈发强烈,但他察觉到祖龙眼中的疑虑,于是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此时局势尚不明朗,他不敢轻易开口,而且祖龙眼下正全力谋划统一天下之事。
  若赵迟真是阿房的儿子,那也是祖龙的血脉。
  一旦祖龙得知阿房已故,后果不堪设想。
  无人能理解祖龙对阿房的深情,为了她,祖龙愿意付出一切。
  他一统六国,不仅是为了实现炎黄融合的愿望,延续历代先王的遗志,扩张自己的霸业,更是因为阿房的缘故。
  他要完成统一大业,找到阿房的下落。
  “岳父大人初次听闻阿房有此别名,难免有些困惑。”
  夏无且回答。
  “嗯。”
  “岳父大人,您先回屋休息吧。”
  祖龙果断答应。
  “那么老臣告退了。”
  夏无且微微躬身行礼,缓缓退出了章台宫。
  “冬儿,”
  祖龙目送夏无且离去的身影,低声说道,“纵然我不知你现在身处何方,但你尽可放心,这些年我一直照料着你父亲,只要我活着,就没人能伤害他分毫。”
  离开章台宫后,夏无且回到了自己的府邸。
  祖龙对他颇为优待,不仅在宫外赐予宅邸,还安排了仆人伺候。
  然而回到家中,夏无且脸上的忧虑与不安仍未消散。
  “阿房即是冬儿,冬儿也是阿房。”
  “赵迟的母亲真的是我的女儿?赵迟是我的外孙?”
  “只是……如果真是这样,那阿房又该如何呢?”
  一路上,夏无且心中忐忑不安,就像当年在韩国时一样,他既期待赵迟是他的外孙,又害怕面对这一现实,因为赵迟的母亲早已去世。
  他年事已高,十几年未曾见过女儿一面,实在不愿承受白发送黑发的痛苦。
  “赵迟一定是在找我,没错,一定是这样。”
  夏无且反复思索,以此安慰自己。
  然而回到府中,他对这座没有女儿的宅院毫无眷恋之情,毕竟它只是一个居所罢了。
  如今终于有了女儿的线索,夏无且怎会坐视不理?
  “若现在动身前往李家村,大概几天后就能到达。”
  夏无且暗自盘算。
  “来人!备好马车,我得出去一趟!”
  想到这里,夏无且匆忙朝大殿外喊道。
  “是,老爷。”
  管家立刻回应。
  作为祖龙的岳父,尽管这段关系鲜为人知,但府内仍配备了众多侍从和管家。
  数日后,李家村。
  王诏临再次动员了整个村庄。
  赵迟家院外聚集了全村百姓。
  岁月如流,蒙武精心策划后,赵迟的家焕然一新,占地面积扩展数里,昔日的宅院已融入其中。
  蒙武曾赠送仆人,后来秦王也赐予仆人,如今府内已有近百家丁,旧居自然无法容纳。
  即便如此,李烟言坚持保留赵迟的旧居,因当年赵迟入伍时,她承诺会在这里等他归来。
  因此,无论外界如何变化,旧居依旧保持原貌。
  李烟言立于赵府之外,侍从与婢女随侍左右,静静等候。
  她身后两名婢女怀抱赵迟的子女——琪儿与熙儿,这对胖乎乎的兄妹虽仅数月大,却已显父母模样,甚是可爱,堪称赵府珍宝。
  村口有寺人匆匆前来,村外人群亦逐渐聚集,这些人皆因秦王赏赐而来。
  “李烟言接驾王诏。”
  李烟言屈膝行礼,态度谦和。
  此前,雍城军营已有消息传来,言明大王将派使者宣读王诏。
  李烟言虽不知具体原因,但猜想与赵迟有关,心中充满期待。
  “接驾王诏。”
  李烟言身后众人齐齐跪下,村民亦随之叩拜。
  在秦帝国,有爵与无爵者待遇不同,有爵者为功臣,见王免跪,见王诏亦然。
  身为赵迟之妻,李烟言地位尊贵,无需屈膝。
  数日前,赵魏联军侵犯秦境,大秦主将赵迟在韩地南阳一战中功勋卓着,平定韩境,此后再无战乱。
  此为其一功;击杀魏泰、庞煖,此为其二功;歼灭十万敌军,俘虏八万敌军,此为其三功。
  赵迟如此辉煌战绩,当晋封二级爵位,任少上造,授予上将军职,统率一军。
  今后韩境军务由其自主裁定,唯遵寡人诏命调动。
  此外,赐予赵迟黄金、布帛、婢女及奴仆,并准许扩私兵至千人。
  赐封地以雍城外百里为界,以李家村为中心,祖籍之地尽归封地,彰显恩典。
  原廷尉李思的封地全部归属赵迟,另择他处封地,另赐良田万亩。
  寺人高声宣读王诏完毕。
  此讯震惊了李家村及赵府内外。
  “封……上将军?”
  “莫非听错了?”
  “赵迟竟成上将军?”
  “天啊。”
  “我大秦不过寥寥几位上将军,个个举足轻重,赵迟怎也获此荣耀,成我大秦第四位显赫人物?”
  “上将军啊,李家村真有福气,出了这样一位将军。”
  “而且李家村现成了赵迟的封地,咱们都是他的封民了。”
  “这小子,真争气。”
  “确实争气,上将军啊……”
  李家村村民得知诏书内容,无不欢欣鼓舞。
  他们望着从小抚养长大的孩子,如今竟位列天下巅峰。
  一座小村庄走出了一位上将,他出身贫寒,既非名门望族,也无权贵背景。
  若此消息传开,定会让许多人难以置信。
  “上将夫人,圣旨到。”
  宦官恭敬地将圣旨交给李烟言。
  大秦最年轻的上将夫人,身份尊贵,无人敢轻视。
  “臣妾叩谢君恩。”
  李烟言行礼时,眼中闪烁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