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的创新行业,邝子平分享了他的四点观察
进入2022年,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与日俱增,复杂的宏观环境下,如何看待中国创新行业的机会?对此,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认为,目前中国的创新创业行业,挑战不少,机遇也很多。在这个行业里面,最核心的参与者是企业家。只要企业家精神还在,中国的创新行业就有希望。
邝子平是在近日举行的启明创投CEO云端峰会上作出以上表述的。他还是表示,“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下,还是需要做一些比较小心、理性的规划,为未来一两年做好顺利度过不明朗、不明晰经济周期的准备。”
启明创投成立于2006年,先后在上海、北京、苏州、香港,西雅图、波士顿和旧金山湾区设立办公室。目前,启明创投旗下管理10只美元基金,6只人民币基金,已募管理资产总额为62亿美元。2021年,启明创投投资了70多个项目,超过100家已投企业完成了新一轮融资。退出方面,启明创投收获IPO数量再创新高,达到了13个。
对于目前的复杂形势,邝子平表示,“我从业20年,看到大的宏观周期越来越短,所以很多时候是,顺利挺过眼下不利的宏观因素,新的大机遇马上就要来临了。我们要头脑清醒地做好准备,顺利度过周期,在下一个大的、新的周期来临的时候,充分做好准备。”
对于中国的创新行业,邝子平分享了他的四点观察:
第一, 最核心的参与者是企业家。只要企业家精神还在,中国的创新行业就有希望。最近这几年宏观的大环境的因素带来挑战。他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中国企业家精神越来越旺盛。一方面,很多年轻人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更多是从创业创新这个方向去思考。另外一方面,很多已经非常有行业经验的老兵,也纷纷加入到创业行业里。他们的创业版图、理想,以及愿景越来越大。“我觉得中国企业家的群体的发展方兴未艾,企业家的精气神非常旺盛。这是未来若干年,中国整个创新行业有希望、最根本的一点,只要精气神继续保持旺盛的状态,中国的创新行业就有希望。”
第二, 创新的关键因素是科技发展。科技是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往前发展的重要动力。科技发展让人们能够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目前全球范围内,科技在不同的点都有很大的爆发。医疗方面,包括新药研发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科技,包括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都形成了越来越大的科技洪流,有了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也让很多企业家思考创业创新的时候,有了更好的抓手。“最近这几年我们就看到很多创新,包括用人工智能手段去做新药研发,提高企业跟用户的互动性,以及提高产品的针对性等,用最新的科技手段解决终端用户、企业用户越来越多的需求。”
第三, 创新的另一关键因素是人才。中国企业蓬勃发展,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非常优秀的人才。技术人才、营销人才、管理人才越来越丰富,对创新行业是很大的促进。
第四, 创新亦要考虑大环境。一是社会对创业的容错,对企业家的理解;二是地缘政治大环境,是否有一个允许创新、允许犯错的宽松的大环境。这个大环境也牵涉到经济大环境,企业是否觉得未来可期,非常愿意投入新的技术去搭建新的IT平台,医院是否愿意去尝试新的一些治疗手段。具体到个人,大家是否觉得明天会更好,因此影响到消费的意愿。
“大环境方面,信号不是特别明晰,企业就会面对不少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企业家精神以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脚踏实地,如何能够在千变万化的大宏观环境里,把未来的事情筹划好。”邝子平说。
“我对中国未来的创新市场是乐观的,是看好的。”邝子平表示,“毕竟中国有一个巨大的本土市场,而且中国的企业家和产品也越来越具有国际竞争性。比如,我们很高兴看到小米在2021年第二季度成为欧洲出货量最高的手机品牌,超过三星、苹果,作为欧洲第一品牌,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有很好的示范作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都有走向世界的潜力。所以在创办企业的时候,在设计产品的时候,企业家可以用更国际化的眼光去看待公司,用更国际化的语言去描述产品和优势,更好地跟世界对话。”
原创文章,作者:喵, 喵,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qiuxieku.com/8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