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逐步推进,取得积极成效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多测合一”改革是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关键一环。针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中涉及的测绘事项众多,建设单位需多次委托、重复测绘、时间长、费用高等问题,国务院明确要求测绘工作实行“一次委托、联合测绘、成果共享”。近年来,各地积极响应、深入探索,本文综合采用政策对比分析和企业专家访谈等方法,深入调研了北京、上海、重庆、杭州、广州、深圳等六个国家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多测合一”改革工作进展情况。调研发现,试点城市存在工程测量与房产测量标准尚未统一、改革整合事项成果不充分、测绘机构相关经验积累不足、竞争性测绘市场有待培育等问题。建议下一步结合各地现实基础和改革需求,破除障碍打通堵点,有针对性地进一步深化“多测合一”改革。
一、“多测合一”改革进展和成效
“多测合一”指工程建设项目在办理规划用地、房产、消防、道路、绿化、人防等行政审批过程中,所涉及的工程测量、不动产测绘等多项测绘业务,由一家具备相应测绘资质的中介服务机构整体承接,在行政审批过程中向审批平台或部门推送测绘成果,从而实现一次委托、联合测绘、成果共享的改革。具体而言,“多测”主要涉及土地勘测定界、规划定位放线、规划验线、用地复核测量、规划核实测量、消防核实测量、绿地核实测量、人防竣工核实测量、地下管线测量和不动产测绘等多个测绘事项,贯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而“合一”内涵丰富,包括统一技术标准、委托一家机构、统一成果样式等。
(一)“多测合一”改革逐步推进,取得积极成效
长期以来,在工程建设项目不同阶段,建设单位需要多次委托不同机构,就涉及的土地、规划、工程、不动产等事项分别开展测绘工作,分别验收,导致测绘环节多、时间长、费用高,且需对同一标的物重复测绘、相同材料重复提交。为此,国务院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文件中明确要求推进“多测合一”改革。
我们综合采用政策对比分析和企业专家访谈等方法,深入调研了北京、上海、重庆、杭州、广州、深圳等六个国家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多测合一”改革工作进展情况。总的来看,自2018年国务院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文件中提出相关要求以来,各城市均出台专门政策文件,取得了积极成效。“多测合一”改革能减少重复测绘,降低测绘成本,提升审批效率,打破行业垄断,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
一是整合测绘事项,明确改革思路。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划分为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等四个主要阶段。六城市的“多测合一”改革,均将竣工验收阶段的测绘事项进行了整合。在此基础上,上海市与杭州市覆盖了更多阶段。上海市“多测合一”改革整合了工程建设许可和竣工验收2个阶段的7个事项;杭州市则覆盖了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竣工验收3个阶段的11个事项。
二是统一测绘标准,出台操作规程。为着力解决测绘标准不一致的问题,上海、北京、重庆和广州分别出台地方技术标准,在测量操作标准化、整合面积计算规范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而浙江省更进一步,率先制定并发布技术规程,不仅统一了工程测量和房产测量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还统一了用地、规划、消防、绿地、人防和地下管线的测量内容与技术要求,真正破解了项目测绘标准不统一、面积计算不一致的问题。
三是提高测绘效率,缩减费用时间。“多测合一”改革在提高测绘效率、节省委托费用、缩短测绘时间方面成效显著。根据在上海、杭州两市的调查数据显示,“多测合一”改革实施以来,杭州市测绘合同费用平均降低约24.6%,工期缩短约22.3%;上海市测绘总体作业量减少了10%-20%,费用减少约15%,改革减少了建设单位与测绘机构的业务沟通次数和合同签订周期,大大提升了作业效率。
原创文章,作者:喵, 喵,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qiuxieku.com/8048.html